您现在的位置:2021年马会全年资料 > 招生考试 > 中考专栏 > 正文内容

怎样成为一名杰出的中学生?.

作者:高二A部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12-06-26 浏览次数:
  
   给生命一份坚实的承诺,为了人生目标奋勇拼搏
 
 
 
【内容提要】 中学生作为年轻的社会群体,是未来国家、家庭、父母的希望,由于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家庭的重托、亲人的厚望,因此应该明确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应该给自己的生命一份坚实的承诺,牢固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应努力使自己锻炼成为身体健壮、心理健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与人和善、知识渊博、能力突出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语】中学生  时期  目标  习惯  锻炼  健康  学习  成才
 
§ 1  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否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呢?
如果你现在仍然还不十分清楚的话,那我明确地告诉你,每一个高中学生都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家庭的重托、亲人的厚望。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未来”。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至理名言已经是获得普遍认同的社会经验,我们作为一名正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中学生,个人一切一切的智慧与才能都必须靠知识来营养,只有现在身上充满知识,我们才有将来大力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机会,才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 ... 相反地,如果现在谁的知识一穷二白则将来只能失宰于人。
为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为自己牢固树立一个永恒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全方位的努力奋斗最终将自己磨练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有用的人,即使自己成为一个身体健壮、精神向上、学识渊博、能力突出的杰出人才。
为了使这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我们就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通过自查寻找发现并且及时彻底根除自己的陋习和坚决改正自己的缺点,以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激昂的斗志为前提,将旺盛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中去,这在人的一生当中最最重要的黄金年龄时期即中学学习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为什么中学学习阶段尤其显得如此重要呢?
一般来说人有七八十岁的寿命,婴儿时期(0—3岁)完全依靠吸允母亲的乳汁无知度过,幼儿时期(3—7岁)又完全依靠父母的悉心哺育茁壮成长,童年时期(7—12岁)顽皮嬉戏、无忧无虑快乐的匆匆而过,少年时期(12—16岁)涉世太浅、不懂世事也不知道自己的责任,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九年学习中因不懂得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而导致自己严重缺乏学习的动力,从而也就在玩乐嬉戏中白白空耗了大部分的宝贵时间,这直接引起因所学初中知识存在漏洞而不利于轻松学习并掌握高中各学科知识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在九年的学习生活中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不知道怎样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学习、锻炼的时间,甚至相反却沾染上贪玩毫无时间观念、缺少“信心、恒心、耐心、专心” 做事学习马马虎虎、抽烟喝酒打架等不良习惯,这些陋习、恶习带入高中正在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
在人的一生之中生活到青年初期(16—20岁)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到了人的一生当中最最重要的黄金年龄时期即高中学习阶段,因为这一时期与以前的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以及以后的青年时期(18—30岁)、中年时期(30—50岁)、老年时期(50—80岁)、晚年时期(80岁以后)等各个时期相比,对个人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第一,青年初期正是身体发育接近成熟、增强运动强身健体的关键时期;第二,它也是思想逐渐趋于成熟、最终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第三,更是建立稳固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时期,第四,它更是一个人通过不断积累并掌握科学知识、基本技能来大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每个人青年时期在这四个方面上形成发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自己今后大半生的生活质量和命运前程。总之人的一生中,高中学习阶段简直是太重要了!然而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同人的一生的时间相比,简直是太短太短了!
惟其如此,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地有意义的度过短暂的三年高中生活呢?
答案就是:给生命一份坚实的承诺,牢固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活一柱香”,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勇拼搏。因为坚定的意志是需要目标来支撑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目标的实现孕育快乐。“夫志,气之帅也。”大凡成功人士总会有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难不怕,苦不怕,青春梦想指引着我们昂然前行。目标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的责任感,因此能促使自己前进。同学们请看张洁的诗篇:
《我的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即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赋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也不应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事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
是的,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你没有权利逃避,只能尽心尽力播种、耕耘!正如路遥所说:“人,有时要对自己残忍一点。”如果你要问,这年轻美好的生命是否值得去如此拼搏?可是,既然上帝给了我们搏的本能、搏的机会,既然不想造就鸡的羽翼而想炼就鹰的翅膀,何不放手一搏?为理想而搏,为生命而搏,道一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因为我们的家庭没有办法为你的前途作多么好的铺垫,全靠你自己去拼搏、去考,这样你才会有所作为,才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目标不是幻想,不等于梦想,也不同于理想。幻想太虚,像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梦想太美,如果不加入现实的成分做调料,其实也无异于漂亮的肥皂泡;理想太大,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目标则不同,可大可小,可长可短,灵活机动。当然,该目标必须是你自己独立确定而不受外界各种压力的干扰和左右的。其次,目标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不可过高或过低,应由自己的兴趣与实力来决定.再者,目标应该是美好的,极具吸引力的,能促使你克服各种挫折和困难为之奋斗的,能对自己起到良好的约束和督促作用的。那么,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该如何确立呢?
  一说到学习目标,一些同学可能马上会想到诸如“振兴中华”之类的许多伟大和崇高的字眼。当然,振兴中华是学习目标,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学习目标,而且都是很不错的值得我们提倡和发扬的目标。但是不要忘了,目标可以有远大的,也有近期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自己,为父母,或是为其他我们需要感激和感恩的人?为了跳出农门,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这都无可厚非。只要你认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源源的动力,促使你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去努力。
  第一,树立短期目标,提出有效学习的五分钟目标
  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成功似乎也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弃了目标和努力。其实,有一个小小的窍门可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让你重新找回自信乐观的自己。那就是,制定有效学习的5分钟目标。
  在接下来的5分钟内,我要做什么?背诵一段文章、一首诗词、几个定理定义,或是掌握几个英语单词和句型用法,或是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或是解出一道数学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试着制订这样一些小小的目标,然后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面,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努力完成,享受由此带来的点滴乐趣。不要小看这短短的5分钟,让我们以具体的步骤循序渐进地靠近最终的目标,就像那时钟的秒针一样,每秒钟“嘀哒”一下,不知不觉中,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让自己把握眼前的5分钟,并努力切实的生活,暂时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5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在艰苦努力的过程中,学会紧张有序的学习,实现了5分钟目标,就是了不起的成功。进而体会出成功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第二,树立长短期结合的学习目标
  短期的目标,比如说,我这一节课必须掌握住哪些知识,我这一天的复习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一个月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效果,小到一小时,大到一月、一学期、一年,都要有目标常伴左右,如此才可以不懈怠、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前进。
  在高中阶段,我习惯于把时间划分为一个一个的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件事情,于是,日子变得简单而充实,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有一种简单而极为有效的复习方法: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学习的内容分科目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每一科用一句或者几句简单的话,提纲挈领的写一下;然后在完成当天的新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在睡觉前花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视复习内容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而定),本周的这一天复习上周的同一天的内容,本月复习上月同一天的内容。每天复习的时候,不需要深入地钻研,只是浏览,大致记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为知识的复习巩固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多次少量”的复习方法,对于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此算来,每天记录当天的所学知识需要三五分钟时间,复习上周和上月的内容大致需要10到15分钟时间,这样,每天只要多花上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起到一次花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还达不到的复习效果。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方法的使用使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将其视为学习法宝和小诀窍。
  第三,树立某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提到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深受高考“压迫”的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联想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之类的,当然了,我们人生的初级阶段目标是断然不会像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崇高和宏大的。对于选择了高考的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能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学习一个感兴趣或是热门的专业。一般来讲,只有实现了这一初级阶段的目标,我们才有机会在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成为高科技人才,最终促使我们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或目标。这一初级阶段的目标的实现,是具有巨大的转折意义的。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无论你选择了其中的哪一条,你的人生道路都将因此而改变。如果你是一个正面临高考的学生,你所应该确立的目标又是什么呢?你又该如何创造今天呢?
  第四,树立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人生目标
  说实话,在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实现了所制订的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之时,暂时成功的快乐随之而来,但稍后的一段时间里有时候会感到一些迷茫,比如经过了六年的小学学习成功地通过了“小升初”考试或者经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成功地通过了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更,而由于我对高一级的学校生活的不甚了解和对以后生活未卜的忐忑不安,新的目标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很可能会经过迷茫、紊乱、不安的一段日子。于是才意识到,没有目标的日子,原来竟是如此令人不堪忍受,而有一个具有全局的指导意义的综合性人生目标,又是多么地重要。“一个人有了潜能而不发挥,他将来是要后悔的!什么是成功?所谓成功,就是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高度!”所以每个人应该一步一步地超越自己,向新的、更高的人生目标攀登。
 
§2 实现人生目标的具体措施
 
目标既然已经制定,就要严格地去执行,去努力促使其实现。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摆渡自己、摆渡人生的过程。摆渡,让自己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人生就是一个在不断地摆渡的过程中到达成功的彼岸。那么,我们该如何促使目标的实现?
三年的高中生活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时间短暂而且稍纵即失、学习任务紧迫而且繁重、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可以说,在三年的高中生活当中讲求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正确地抓住时间、适时地进行锻炼、耐心地刻苦学习以及数年如一日以饱满的精神和激昂的斗志来高质量地完成高中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对于每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有这样,我们高中学生才能不至于辜负父母的殷切希望,将来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科学、合理、高效”的度过短暂的三年高中生活呢? 只有我们遵循以下途径,才能有意义的度过短暂的三年高中生活!

人生的目标
 
 

优秀的学习成绩
 
 

心理健康   学习效率   抓住时间
 
 

主动学习   优秀学法   旺盛精力
 
 

学习动机   竞争意识   适时休息   身体健康
 
 

阶段目标   实现愿望   合理饮食   适时锻炼
 
 
 
 
 
 
 
 
 
 
 
 
 
 
 
 
 
 
 
 
 
 
 
 
 
 
 
 
 
文本框: 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养成紧张的生活习惯
文本框: 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保持愉快上进的心境
文本框: 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秀的学习能力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养成合理饮食、适时锻炼的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
 
古希腊有位著哲学家名人亚里士多德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今天在这里我可以说,合理的安排饮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顿饭都吃饱、吃好,并且要注意营养搭配。中学生当中营养不良者和营养过剩者同时并存,原因可能为:(1)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如供应不适度,易导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2)中学生当中存在不吃早餐和晚餐吃得较丰盛的现象,部分学生有吃零食、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造成能量摄入量不均衡;(3)中学生课业负担增加,面临高考的压力,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上户外活动减少,若营养摄入量达不到要求或过度,则导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营养缺乏容易患贫血,而营养过剩为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埋下了隐患。正因如此,中学生应该合理的安排饮食,并且要讲求营养搭配。
我们适时地进行锻炼就是为了强壮自己的体魄、积蓄旺盛的精力进而达到轻松、愉快、健康的活着的目的,尤其对我们中学生而言,针对每一天在教室内多达十三个小时紧张学习的现实状况,假如没有健康的体魄作后盾的话,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人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使身体异常虚弱,终将引发疾病如头晕目眩、神经衰弱、感冒发烧等,严重的甚至不得不被迫终止自己的学业。因此,我们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以实现高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天天利用早操、间操、眼操全心全意的锻炼自己,不仅如此还要适当地加强自己每天锻炼的强度。鉴于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个在合适的时间里有规律的长期锻炼自己的详细计划,早操多跑2—3圈,晚睡5分钟之前适当锻炼等,并且严格实施。
 
二、注意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如果你问一位中学生“你健康吗?”他也许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得象头小牛犊,从没生过病。”可是健康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在内的健康。严格地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
  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生理健康的指标较明确,判定更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较为困难,因为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应该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的偶尔现象,便断定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健康的情绪调控
  愉快上进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愉快上进的心境来源于对现实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愉快地接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愉快的、上进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
  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沮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6、具有“信心、恒心、专心、细心”的优良品质
竞赛的胜负不仅是技术水平的较量,而且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
信心是我们成功的精神支柱,有信心的人有以下表现:充满自信。有信心不一定能赢,没信心一定会输。充分相信自己,能承受各种压力,藐视困难,战胜困难。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学习生活有规律。
恒心是面对失败也要坚持到底的精神支柱,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人可能出师不利,开始受挫,有的人可能中途受阻。面对这种情况,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对以后各科的学习极为不利。它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记忆、遏制思维、降低效率。这就需要冷静下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想方设法摆脱当前的困境,尽快把注意力转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去,不必再对以前耿耿于怀。要提得起,放得下。
专心是头脑清醒、精力集中的前提,不少学生的学习存在私心杂念,有畏惧心理,诸如学不好或考不好会受到老师批评、父母责怪、邻里窃笑、友人非议等,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则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净化精神,只有专心致志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感知深刻、积极思维,才能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如果在学习上精力分散,一遇到稍难的学习内容,想的就是学不好别人怎样看我,自己咋个交待,今后怎么办等,那必然影响学习状态,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学习成绩就不会理想。
细心是准确掌握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解答各学科日常作业和考试试卷中的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只有认真细心地听讲、看书、笔记、思考、总结、练习、记忆,才能达到真正做到对相应学科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游刃有余的程度。否则,如果做任何事情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自己的知识水平就很难得到大幅度难得提高,也很难使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我们学生就应该依照上面的这个标准去修养心性,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学习上设立切实可行的近期的及远期的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思想上不狂想,在行为上不妄为,就一定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外,我们还应正确看待、妥善处理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一些中学生跳楼,扼腕自杀,其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这点!如果能给这些同学们再一次生存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怎么样将自己的心思说给外界人听。那他们就会活着,外界的人会给他们很好的建议,让他们有勇气来面对问题,也不会走上无希望的路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句普通的话语、一个平常的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应该把这么现象适宜的守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或是流传在知己的口中。当心理有了中无形的寄托后再努力的完美自己,使自己会更自信,更光彩耀人,当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最健康的心理!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使得中学生的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早恋虽会给一些人留下美丽的回忆,可也会逝去不少美好的青春时光。到最后得不偿失,痛苦不堪,也不是不会发生的!
   (4)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3%的同学对挫折有着积极的反应,77%的同学则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许多人知道自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当遇到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战胜它们。大部分的同学会对挫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问题,很可能导致从此一蹶不振。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同学缺乏对挫折的承受性,他们为了避免遭受到挫折,做事往往小心翼翼,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倘若压力无法得到缓解,就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总结发现了面对压力的三大要决是:“不要故意给自己加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要学会正确、适度的宣泄”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种心理障碍的排除方法,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了了之。当我们不得不面对某些人和事,而又无法理解或认同,感到无限迷茫时,何不以“不了了之”的方式解决?切忌钻牛角尖、郁郁闷闷想不开,以及执著心太强,明知不可为或为之无果而为之,反而把自己弄得“头破血流”,更加痛苦却于事无补。其实很多事并不是我们现在应该明白或去做的,又何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不了”自然“了之”,这样可以把主要的精力专于自己的学业,同时又避免了因“碰壁”而有可能导致以后的厌世态度。
     (二)、断然拒绝。人生活在社会中,常常会来自本身内外的诸多诱惑,例如打扑克、下象棋、吃零食、上网吧、看闲书、听音乐、留长发、穿名牌服装、戴名贵首饰等等会以各种方式“打扰”我们,这其中有物质、情感的、甚至性的,我们学生采取的正确方法是“断然拒绝”,始终洁身自好自爱自主,方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乾坤和发展方向。如果这些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让我们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不慎误入歧途掉入了陷阱,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的话,最终会彻底延误自己的光辉前程,这多让人感到十分痛惜!
但是有益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是可以适当培养的,只要不沉溺其中则可。
(三)、悬崖勒马。中学生因为阅历和知识的相对缺乏,会在很多事上处理不当,造成错误或失误,甚至走上了歧途,处在人生危险的境地。这时需要的是承认错误的勇气,采取欢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以达到嘎然而止,从头做起的目的。
     (四)、旱地拔葱。挫折是难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正确对待 ,首要的任务是赶紧总结经验教训,以备后来。不以得失、成败盈怀,境界自然全新,“旱地拔葱”高出一筹。
     (五)、节节虚心。“不以物喜,不已己悲”,对待成功,更要谨慎态度。“谦受益,满招损”是永远的教训——只有节节虚心才能永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
     (六)、 善待人人。“善待”就是学会正确对待,“人人”指每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每一个人,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人不知而不愠”,恰当处理友情,不至于冷漠而成“孤家寡人”,也不至于过热而成“发烧友”。做到不温不火,才能游刃有余。
     (七)、方法科学。方法是发展的途径,找不到科学的方法,简直等于蛮干。穿衣戴帽有其窍门,科研科技有其一定的方法,中学生的学习也讲究方法,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也要讲究方式。只有肯动脑筋,勤于实践,就能找到一些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思想问题,指导实际行动,使效果达到最优化。
以上所谈,但愿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三、注意时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时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称缺乏自制的人为自由的人。”的确,失去了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和纪律是必须互相依存的,没有了纪律,又何谈自由?打个比方,自由和纪律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火车和钢轨之间的关系一样。火车虽然无时无刻不被钢轨牢牢地束缚着,但仍然可以纵横驰骋于四面八方,显示出它的巨大的运输功能。试想,假如这列火车失去了两根钢轨的约束,脱轨获得“自由”,它还能驶向何方?它还能有何种用途?也只能是一列废弃的火车,立即失去它的运输才能,更长时间的搁置则导致报废,就会被气割成四分五裂的一堆废铁投入炼钢炉熔化为铁水变得尸影无存。由此引申,人人都渴望享有自由,但如果离开了纪律,现实的一切将陷入无序状态,变得一片混乱!
作为一名重点中学的中学生,就要自觉遵守学校制定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等条例。有些同学不愿意,认为这些条例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这些同学可曾想过:就自己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处境和紧迫任务而言,适时锻炼身体、专心刻苦学习、努力追求进步是否非常重要?极为重要?最最的重要?。
只有用铁的纪律来规范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为我们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提供最根本的保证。也只有这样做之后,同学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和自己的家庭有用的具有光明前途的人!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的对自身的缺点,不断地改正并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的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
我们也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世人就提倡以人品为本,以人才至上,欲成大事者,就要拘于小节,在未来企业和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为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价值观念做基础,也就不会出现真正的人才。
    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
(二)努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是中学生,认识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和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同学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培养良好习惯,说来应该是咱自己的事,老师的工作是在帮助咱养成好习惯。尽管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每当我们想起这是为主宰我们人生而做事时,就会觉得很值。有了好习惯,我们还怕做不成大事吗?我们用“享受”的观念理解我们目前的学习和活动,我们会增加许多乐趣。一旦有了好习惯,想停下来都难,坚持好习惯也是享受。
    2、极力克制: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形成好的习惯是从不做那些坏习惯开始的。学校规定了许多不许做的事情,大家做了就要受到处分,这是在帮助大家改变坏习惯。人就是这样,没有了那些坏习惯,就会有许多机会形成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放纵了自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到头来不好的习惯多了,就会坑了自己,也害了集体。
    3、确定目标: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强的人。其实上进心我们都有,这种上进心会促使我们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以他为榜样,努力照他的样子去做,我们会进步很大的。要确定这样的目标:在学习上,我要力争赶上谁,在生活上,我争取做到跟谁一样好等等,在这些比自己强的人的影响下,我们会慢慢地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做更容易达到新的目标。要注意,确定目标有时就像跳高一样,定高了往往会因心理作用而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定低了,虽然能轻松过去,但往往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确定目标要切合实际。
    4、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我们不能让犯错误形成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不断地完善自我,及时改正那些本不应该犯的错误,不断地给自己充气、加油,把好的做法坚持下来,让他成为自己的习惯。只要有毅力去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用新的姿态,挑战新的目标!
 
四、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努力培养稳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不但需要而且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而且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习惯主宰自己的人生,习惯决定自己的命运。
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怎样去培养?
第一,按计划学习的习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学习是其中的最重要部分。 同学们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每个人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其它自习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等。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计划订出之后应该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第二,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由于每个人个性不同,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针对自己提出相应的要求,该学时学,应该玩时玩,按照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立即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当然,如果我们整天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一直要求自己学习,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第三,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养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我们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妨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提倡一题多解。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第四,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经常查阅。买学科工具书,应听听任课教师的意见。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第五,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已有没把握的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五、注意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一)需要严格遵守的三个学习原则
学习的具体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第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第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第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  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论中学生的学习。
    
(二)需要达到学习的第四层境界
第一层为不学
自己根本就不清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虽然很清楚学习的目的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没有毅力、不耐吃苦、贪玩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抵抗挫折的能力差、沾染了一些陋习和恶习、跟自己的家长、跟班主任、跟某学科任课教师有抵触情绪等,导致在学习上自己毫无主动性和积极性,越不学越不会,越不会越不学。
    第二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第三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第四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在中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第一层不多,第二层居多,第三层为少数,达到第四个层次的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当中学好各门功课。
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问题。
 
(三)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那么,学习方法就没有规律可循了吗?我认为还是有的,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探索学习方法中的一点体会说一说。
首先,上课认真听讲。这可谓老生常谈了,但恰恰这一点有很多同学做不到,有的同学认为老师讲的自己都会了,于是利用上课的时间做练习。自以为抓紧时间学习了,但长此下去,老师的一些关键的话没有听到,这有可能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你很难把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应该问什么的问题问明白。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使你“少磨刀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做必要的练习。在做题方面,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见着题就做,买一大堆参考书,还经常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做多少题,做不完不睡觉等。另一个极端是几乎不做题,总认为自己不做题也能学好。这两个极端都不好,特别是我觉得走第一个极端的人更多,这些人有的是觉得做题多多益善,或是看别人做觉得自己不做心里不塌实。许多人都知道暴饮暴食对身体有害,却很少有人知道“暴学”对学习也有害。参考书有一本足矣,因为目前的各种参考书大同小异,买多了,实际有用的只有一两本,另外的就浪费了。所以,题不在多而在精,做一道好题有时可以胜过一百道普通题。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挑选习题,可以请教老师。
  第三,要兼顾各科。学习最忌讳偏科,有“木桶原理”说的好:把成绩看成一个盛水的木桶,它的侧面有五块木板,而这个水桶的容积是由最低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不由最高的那块决定。所以,在保持优势科目的优势的同时要把差科补上来,同时注意不要让好科变成差科。另外,像生物、地理等不高考的科目不要置之不理,因为它们的会考成绩很可能影响到你的高考录取。
  第四,要重视积累。很多同学认为平时轻松一下,考前进行突击复习可以一下提高很多分,不可否认,这对于数学、物理等科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语文、英语等重视积累的科目就无能为力了。即使对于数学、物理等科,这样做也会造成基础不牢固,对以后的学习害处很大。
  第五,休息很重要。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人毕竟不是机器,不能24小时全都工作。良好的休息对于有效的学习影响很大。有的同学晚上学习到两三点,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频频向老师“点头致意”,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还有,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的。得了病,最好还是抽出时间去医院看看病,休息一下,康复以后再去上学,否则带病学习的效果会很差。小病没有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变成大病,我的一位老师就由于感冒后带病上课,结果转成了肺炎,住了十多天的医院。休息,是退一步,进两步。
  
(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学习能力呢?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培养这些学习能力呢?
 
1.课前预习能力
 
在别人指导下激发出的领悟力,和独立探索的领悟力之间有很大差异。前者为被动式,后者为主动式。我们一再强调的课前预习,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探索的领悟力。
第一,介绍阅读法和回顾法两种方法
阅读法注重对新学的知识的理解;回顾法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
  (1)阅读法
  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把课文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思路来阐述的?这个思路的道理是什么?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些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
  这种预习方法,表层目的是对新课文知识的预习,深层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在独立学习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哪些差距,这种差距是属于知识方面的,还是方法上的,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补短的目标。
  经过阅读预习以后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内容,不必强求理解,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回顾法
  回顾法主要是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
  本来,已经学过的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可是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过的知识或者忘记了,或者记不全了,或者记错了而不自知,从而变成了对新课文理解的“绊脚石”。有的同学感到听课效果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扫除这些“绊脚石”,缺少听好新课所必备的知识,对课堂上老师讲的新课很难立即理解。课堂上某一处卡壳,后面就更听不懂了。
  通过回忆,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节中讲过,如果还回忆不起来,就找出课本或笔记本认真看看,直到弄懂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回顾和听讲新课不同,新内容不懂可以搁着,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而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讲的,如果预习时没搞懂,就会影响听课了。
 
第二,预习时间的安排
  预习根据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及时预习:老师讲课前,自学老师要讲授的新课。
  (2)阶段预习: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章或几章新课自学一遍。
  (3)学期预习:利用假期,自学新学期所讲课程的全部内容。
预习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什么时间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预习还是不会奏效。
 
第三,学会选择预习课目
中学生每年都同时开五六门课到七八门课。如果各门课程同时进行预习,肯定会出现时间不够、预习质量难以保证的矛盾。因此,预习前必须解决好选择预习课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是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弱项学科进行必要的预习。对不同的同学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预习。
 
2.课堂听课能力
 
中学时代是人生打基础的时代。九层高台,起于垒土。中学生将来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有所建树,就看中学阶段打下的基础如何。而这基础,正是从六年共计八千六百四十节课中“垒”起来的。因此,课堂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最可宝贵的了。有人说:“中学生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来抓,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话可谓再恰当不过了。
 
第一,听课的着力点在哪里?
  听课是为了学到知识。但是,是不是知识听懂了,就算课听好了呢?应该说,听懂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优秀的中学生不应当只满足于这一点,而应当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不仅向老师学习具体的知识,还要学老师的科学思维,摸清老师讲课的思路。
思路,是思考问题的具体线索。摸清老师讲课的思路,是要把老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搞清楚。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周密的科学思考的,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听课的基本要素
  听课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定要把握。
  (1)注意力集中
  上课的时候思想不能开小差,要通过听讲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注意力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意志力的锻炼和注意力的培养有极密切的关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加强自控能力,善始善终地把一件事做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甚至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闹中求静的本领,主动抵制引起分心的干扰都是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的好办法。
(2)求知欲旺盛
求知欲旺盛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提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是为了向老师学,学问渊博才能有所建树;敢于提问,勇于探索是为了在已有的知识上向前走,有才识才能有所突破。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做到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听课要学会抓住重点
俗话说得好: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说要善于抓住大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听课也是如此。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更要注意抓大问题、抓关键问题。有的同学有钻研精神,但是不肯接受老师的指导,对一些小的问题老是去抠,一钻就是一周,这样只能成为一般人材。还有的同学思想方法很怪,简单的问题他能想得很复杂,这样在科学上是没有前途的。
上课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和“一级战备”的状态,积极思考,听得懂的,听过去就行了。笔记只记那些重点内容和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记那些与自己预习时的理解有矛盾的内容,这样有选择地记不仅不乱,而且记得很快,不影响现场听课的思路。下课以后,立即把不懂的内容向老师提出,以求当天解答,不留“后遗症”。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注意,一定是用自己的话——整理成详细提纲式的笔记。这样做,不仅温习、巩固了当天的课程,还为今后的复习提供了方便,因为看到笔记中某一条纲要,马上就可以回忆起当时整理笔记时对这一条的理解,复习起来既快又全面。即正确的态度是:上课时要专心听,勤思考,力争当堂懂,基本完成理解任务。
但是,在课堂上也确实会遇到当堂内容弄不懂的时候。俗话说,听课的思路卡壳了;用文雅一点的字眼,理解发生障碍了。造成卡壳的原因很多,只要找到原因,理解即可畅通,思路也就迎刃而开了。不过,千万不能在课堂上当即寻找卡壳的原因,那样势必会影响听下面的课。这个时候就要要求自己果断地继续听下去。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接下去就要应用它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理)并继续听下去,而不要停下来去反复理解不懂的部分。这种全盘接受未懂得的知识,是课堂上的一种策略。然后到课下来再慢慢弄懂它。采用这种策略,虽然这一部分没有“当堂懂”,但是,它保证了紧接其后各部分内容的“当堂懂”。
 
3.课堂笔记能力
 
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经理解、到记忆的过程。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章重点介绍课堂笔记的要求、课堂笔记的记法和使用。
 
第一,课堂笔记的要求
  要记好课堂笔记,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
  课堂笔记要掌握二个要点:
  (1)条理化
  一般来说,中学老师讲课,都要把章、节标题写在黑板上,这部分内容记下来有助于了解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但也会出现因课文内容需要、老师讲授思路不同,而不按板书顺序讲课的情况。如老师有时从课堂效果出发补充某些内容,插入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或者颠倒某些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顺序,这时,一方面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要注意保持知识本身固有的顺序和条理。
  (2)不要放过课本之外的精华
  课本,只是讲述知识的。编课本的人一般并不把编写的思路、学习方法等都编进课本。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则经常会谈到许多关于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等内容,这些虽然不是课本知识体系以内的内容,但是它是老师的切身经验,对学习行之有效,对中学生提高素质、能力极有好处,也应及时记入课堂笔记,切勿放过。
 
第二,课堂笔记的记法
记笔记的方法固然没有统一的规格,但是从原则上讲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记课堂笔记的方法:详记和略记。
  详记,就是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尽可能地全面记下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政治、语文、生物、部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的内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
  略记,就是只记录主要内容,次要内容略去。这样,可以省出时间来思考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学、物理、部分化学课程等。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更不用详记,只要把推导过程中关键的假设、转移、使用的定理等记下即可。
当然,这两种方法也不是绝对分开的,也有一门课程的笔记是两种方法的综合。课堂笔记本,每一页应当留下四分之一的宽度空出来,以便随时补充新的内容。因为,有时即使是同一内容,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需要留出空间来添写。
许多同学在课堂上,往往是眼看、耳听之后,觉得要记的时候就低下头来记一段。这种记法,就容易漏掉一些重要内容。比如:这时候老师擦掉了黑板上刚写出的式子;或者老师这时候讲了重要内容,由于忙于低头记而没有听到。所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个缺陷:眼睛始终盯着黑板和老师,耳朵一直听着讲课,头脑里跟着积极思考,一旦感到有值得记下来的内容,就快速记下来。必须注意,这时候不能低头看笔记本,而只是用手作记录,最多眼睛瞟一下笔记本,是否写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几个器官同时并用,互不影响,效果就好得多。当然,刚开始这样做时会不大习惯,字写得不好。不过,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适应的。
 
第三,课堂笔记的整理和使用
  整理笔记主要应当做到三点:
  (1)要系统:课堂上随手草记的内容,由于为了争取时间,不影响听课,往往次序失当,轻重不一,缺乏系统性。课下整理的笔记,应当是一个知识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体系”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是和课本上的知识体系相一致,也可以和老师讲课的体系相一致,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理解之后所悟出的和前面两个体系不同的体系。
  (2)要完整:整理笔记时首先是把课堂上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充上,记得不太准确的更正过来。但是,完整并不是繁琐,仍要求简洁,中心突出,内容精练。
(3)要留出副页:笔记留副页,或者是留出一页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空白处,无论是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整理的笔记都是需要的。副页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预习时发现的自己掌握不够好或忘记的内容和问题,预习中产生的见解或体会。 ②听课时产生的见解或体会,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醒自己),易混淆的概念(以示区别),温习笔记时产生的见解和体会。 ③从课本以外的同类书中摘录的与笔记内容有关的内容。 ④补充课本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
总而言之,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而不是课本的节录。
 
最后,再说说笔记的使用。
记笔记并不是为记而记,而是为了使用才记的。有的人记了笔记后就搁在一边,从来不用,这样笔记就没多大用途了。作为一个学生,应当经常看笔记,温故知新,才不致遗忘。同时,学过的知识是学习新课的基础,有必要经常温习。经过一段新课的学习,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了,再去温习笔记可以纠正过去笔记中的错误,可以补充新的认识,使记笔记的水平不断提高。
 
4.复习能力
 
复习,就是自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复习的种类很多,有课后及时复习,“天天见”复习,周复习,月复习,期中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等。从广义上讲,它们都是课后复习。复习的作用切不可忽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善于复习的同学十之有九是学不好的。复习是掌握知识、提高水平不可缺少的环节。当然,复习并不是简单地把课本或笔记再看一遍。它有一定的要求,本章重点讲课后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课后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课后复习的含义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叫“当天课程当天复习”。 按照学习的正常程序,课后应当首先复习当天上的新课,然后才去做作业。
  当天课程当天复习。老师刚刚讲过的内容印象深刻、清晰。心理学家认为,刚学的知识在两三天后遗忘的最多,最好在学后24小时内复习。如果拖得时间过长,上过的课程已经忘了许多,再去复习,就事倍功半了。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应该去巩固知识,而不是去修补已经瓦解了的东西。就是说: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中学生在这一点上应当养成习惯,要做到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受干扰。
  正确的复习方法应按下列程序进行:一“过电影”,二看课本,三整笔记,四做作业,五看参考书。
(1)“过电影” :逼着自己去回忆老师讲课的内容。“过电影”的时候,既不看课本,也不看笔记;既不说出声,也不写出字;全凭脑子想,让老师讲课的全过程在头脑中重现一遍。通过“过电影”,可以检查自己听课的效果。比如,如果能回忆出大部分内容,说明预习和听课的效果较好;如果许多内容回忆不出来,就要及时检查预习和听课两个环节,寻找效果不好的原因,尽快改正。
  通过“过电影”,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通常,能回忆出来的,基本上是自己已经懂了的部分。回忆不出来的,是自己没有弄懂或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在复习的下两个程序中力求予以补充。
  “过电影”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闭目思想一遍,比睁眼照书读十遍的记忆效果还要大。因为,回忆的过程也是思索的过程,每重现一次就是记忆的一次强化。“过电影”之所以放在复习程序的第一步,其意义全在于此。
(2)看课本:课本,一课之本,不可不看,但不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地看。由于已经有了预习、听课、回忆三个阶段,这时看书应当是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缺”点。看的时候可随时在书的天头和空白处记上简要的带有提示性、综括性的词句,以便以后再看书的时候,能呼应起来,明了这一页书中的关键内容。
(3)整笔记: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回忆的时候,记不清、回忆不出来的那部分内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4)做作业:作业本来就是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的,所以做作业是复习的环节之一。而且是一个重要环节,至于怎样做作业、解题,我们到以后的章节再作专门介绍。
  (5)看参考书:参考书,就是围绕老师讲课的中心内容找来的课本以外的书,以课本为中心进行阅读。由于时间有限,参考书不必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去看,要有选择地看。看到和老师讲解一样的内容就一扫而过;看到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的,就仔细阅读,加以比较,学会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开始时可以请老师帮助推荐参考书,看参考书的时间、精力、量的多少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有时间就做这一步,时间多就多看一点,时间少就少看一点。
 
第二,阶段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除了课后复习,阶段复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课后复习只是巩固每一课的具体内容,解决的是个别问题。阶段复习则解决知识的系统性问题。因此,阶段复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阶段复习的方法。
  阶段复习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要在课后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完成知识系统化的工作。因此阶段复习必须注意做好“三准备”,即主题准备、时间准备和材料准备。
  (1)主题准备:复习之前一定要明确这次复习的中心内容,复习时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进行。如果不明确中心内容,拿起课本从头捋到尾,不能称之为复习,只能算是一种重复,最多起到一个熟悉的作用,知识还是分散的,构不成体系,效果并不好。
  (2)时间准备:由于阶段复习要看、要想、要查资料,还要写复习笔记,量比较大,因此复习的内容和复习的时间都必须相对集中,可以采取主动分配、被动安排两种方法。
  时间的主动分配,即根据复习的内容安排若干天,每天或每隔一两天复习一部分内容,若干天后全部内容复习完。
  时间的被动安排,即复习的时间有限,不能任意安排,就要计算一下从复习开始到考试一共有多少时间,需要复习的内容有多少。如果时间不够用,那就要根据时间的许可,调整复习内容,熟悉的内容略去,保证重点学科等。
  这样,虽然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所剩的时间不多,但是由于时间安排得当,可以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3)材料准备:当复习的中心内容确定之后,一切与中心内容有关的课本、笔记、作业、试卷和参考书都应当尽可能准备齐全。复习时专心思考,想到某一点需要查阅,资料伸手可得。
阶段复习的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1)先回忆后看书:和课后复习一样,进行阶段复习时,也是先不看书,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回忆。遇到难题或不理解的内容,也不要忙于翻书,先自己想想看,实在想不起来才去看课本。这样做,是逼着自己动脑筋,从而有助于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2)先看题后做题:阶段复习,对过去做过的习题有必要再温习一遍。不过,不是一题不落地再做一遍,也不要一题也不做。看题是把书上的练习、日常的作业、阶段测验的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看题的时候,只看题目,理清解题思路,会做的可以与原先的做法相对照比较,不会做的再看原先是怎么解的,自己这次“卡壳”是卡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做一遍。
  除了看题之外,有必要选择部分习题做一做,尤其是选一些综合性习题做一做。因为平时学习所做的习题都是为了练习当时讲课的内容,都是个别的。而综合性习题则要运用本章或本体系全部知识才能解答的。因此,做一些综合性习题是阶段复习中用来巩固知识,熟练运用知识的必要的方法。通过做综合题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3)先复习后笔记:阶段复习结束之前,应当把复习的成果记录下来。复习的成果可以包括通过复习而获得的系统的知识,新的体会,新的解题方法,自己的难点弱点等等。复习笔记不是课堂笔记的翻版,而应当是简洁明了,高度概括。如同你进入知识领域的一名向导,靠着它可以把你引入知识的各个角落。换句话说:看着复习笔记可以逐一回忆起课本上相关的内容。
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再总结一下,这里就不举例来讲了。
 
第三,复习数理化的方法
  数学(代数、几何、三角等)、物理、化学等课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从复习的方法上看,有着共同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1. 掌握基本知识:数理化各门课程所介绍的基本知识体系应当在复习中弄清楚。
(2)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在数理化课程中,除了花精力记忆一部分概念、定理、定律之外,较多的时间是用来解习题。解数理化习题的作用有两点,一点是通过解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点是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题海浩瀚无涯,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怎么可能解完所有的题?因此,对于中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就够了。有的学生不理解这一点,好走两个极端:或者认为解题越多越好,或者认为记住了数理化公式就是掌握了解题方法,其实不然。
(3)掌握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数理化从本质上都属自然科学,在平时学习时多是只学单独本科的内容,复习时就应当沟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知识提高一步。这种联系是多方面的。有数学学科的三角、几何、代数之间的联系,还有数学和物理、化学的联系。从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点出发,掌握这些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复习时,把这些联系在复习笔记中一一罗列出来,将来查阅起来较为方便。这里说的是复习数理化课程总的原则,具体到某一门课程还应进行具体化。
 
5.作业解题能力
 
第一,做作业的步骤
只要是学生,几乎天天都要做作业。可是,到底为什么做作业和怎样做作业,不少人仍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同学认为: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还要判分数,所以要做作业。有的同学把作业当成了负担,视为一门苦事。其实,做作业的目的很明确,一是用来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二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做作业,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因此,每个同学都应当认真对待做作业。怎样才能做好作业?我们通过完成作业的四个步骤:准备、审题、解题、复查,进行一下分析。
  (1)准备:在课后复习一章中已经讲过了,做作业之前要完成“过电影”、“看课文”、“整笔记”三个过程。这自然是做作业的准备阶段。其实,预习、听课、课后复习都是准备阶段。有的同学做作业耗费的时间很多,主要原因是上述各个环节“欠了债”。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准备阶段没做好,做作业就困难了。
  (2)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题意。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因为题目一旦看错了,后面的全部工作就都错了。这里的“清楚”和“准确”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看得准确,求“物体的动量”,不要看成“物体的动能”;作文题“我和同学”,不要看成“我的同学”。另一层含义是理解得准确,“火箭升空时受到的力为F”,就不能理解为只是一个发动机的推力,还应有地心引力、空气阻力,它们的合力为F。 审题还有顺推(逆推)法审题、图示法审题、观察法审题、列举法审题等审题方法。
  (3)解题:审题之后把解题的思路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解题的要求首先是一次性正确率,包括解题思路正确和答案正确,其次是速度快。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现在许多中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这种图省事的办法,将大大降低中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旦没有计算器时,将会出现计算性错误。
(4)复查:作业做完之后,要从头到尾检查一下,自己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复查的方法很多,可以顺着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检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数是否一致;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做一遍,比较结果是否一致;或者把结果代入题中,按题意要求是否恰当,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复查可由学生根据具体的习题来选择确定。
  复查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动脑筋归纳提炼出一般的解题路子,以求举一反三。如果检查中发现了错误,除了立即更正,一定不要忽视找到出错误的原因。
  这里说的是做作业的一般的原则,具体的解题方法千变万化,够专门写一本书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解题不能靠死记硬背
解题不能靠死记硬背,下面我们通过李春福同学解物理习题的体会,谈谈这个问题。李春福说:“我刚进初中二年级时,也喜欢物理课,可总没学好。因为,我原认为只要把那些概念、定义、定律、公式背它个滚瓜烂熟,准能学好。于是,我花了不少功夫来背公式定义,但一到做作业的时候,不是无从下手,就是常常出错,背熟的公式定义都用不上。”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李春福渐渐地明白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想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践。这实践既有老师的演示,也有自己亲自动手做的实验。要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弄清楚每个概念、定义、定律和公式的含义及其适用的条件,熟练地掌握各种物理量单位及相互间的换算方法等等。李春福认识提高,也就改变了自己过去学物理的方法,结果审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就广了,解题的方法渐渐多起来,并且不用背就能把讲过的许多内容记住。
 
第三,摸解题的规律
“通过学习的实践,我认识到要把习题解好,首先要把题意搞清楚,仔细认真地读题,分析题目,看题目给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结果是什么。搞清楚这一点后,可以从已知条件向结果去推,这叫‘顺推’;也可以从待求的结果向已知条件去逆推。推通过了,自己解题的思路也就清楚了。这时,把思路加以整理,用简单明了的式子或文字表达出来,最后求出答案。”这就是“顺推法”和“逆推法”。
 
6.合理支配时间的能力
 
第一,合理支配时间
时间是非常公道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每人每天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可是,花费时间后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有的同学整天埋头苦读,并没学好功课;有的同学不仅功课学得好,习题做得多,玩得也痛快。这里的关键有一个时间运筹的问题。科学地、合理地支配时间,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究竟怎样运筹时间,尚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此介绍几个原则和实例给同学们参考。
 
惜时诗
(董必武)
 
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
吾辈更应惜秒阴。
 
董老在诗中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比喻来告诫同学们,学习中的困难时时有,处处有。就如同逆水而上的船只一样,不论行到哪里,行到什么时候,总会遇到逆向的水流。因此,一定要用大气力向前撑,不能稍微松劲。只要有“一篙”松了劲,船就会被水冲回“千寻”。古人称一寻为八尺,“千寻”,比喻很远。“古云‘此日足可惜’”,用的是唐朝韩愈的典故。韩愈有两句诗:“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意思是,这光阴是很值得珍惜的,这酒是不足值得品尝的。董老在此处借用韩愈的诗句来强调光阴的可贵。“吾辈更应惜秒阴。”“惜秒阴”是由惜分阴引申而来的。晋朝的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董老的意思是说,惜分阴还不够,要惜秒阴。力求做到“惜秒阴”,这是运筹时间的前提。中学时期,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很有限的,我们要加以充分的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第二,运筹时间的三要素
运筹时间的第一要素是善于安排时间。
善于就是要学会利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干最重要的事,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要从来不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半分钟的时间。到处嬉闹,干些毫无意义的事,这种人是空耗时间的浪荡公子
运筹时间的第二个要素是学会订学习计划。
计划应该怎样写?写哪些内容?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但是,有几个要点必须掌握住。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订计划,这个计划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够完成的;其次,时间安排要明确;第三,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适中。有了这三项内容,至于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并不是很重要的。
运筹时间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要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完。
许多中学生都有一个体会:订计划容易,执行计划难。因而计划订的目标达不到,结果时间还是没抓住。按一般情况分析,不能按计划执行的原因有三条:第一,约束自己的能力差,计划上已规定好某时间干某一事,但到时候缺少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去干别的事了。第二,时间不够用。 第三,计划规定的任务过重。
除了第三个原因需要修改计划之外,前两个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解决:即努力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做完”。有些同学往往寄希望于“明天”,把今天的事情留下来占明天的时间去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连锁反应,每天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不好。所以坚持“当天事情当天做完”很重要。
 
第三,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
古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今天,无论干什么事,都应当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这样才能有效率,才能持久。
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大学生们的课间休息,内容是很丰富的。一下课,他们就到室外去活动,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几个人托上一会排球,很少有人趴在桌上看课本做练习。也有的同学在上完数理化课之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掏出英语单词本,读几个单词,这样的课间休息就保证了下一节课的听课效率。
 
7.提高记忆力的能力
 
  学习,离不开记忆。记忆,就是知识的存贮。学过的知识只有记住了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记忆,一切学习活动都失去了意义。
有些中学生常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其实,除了痴呆者之外,普通人大脑的记忆功能是相差不大的。实际记忆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各人对大脑记忆的规律和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多少不同的缘故。本章介绍的几种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1)理解、复述记忆法
理解法。理解了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的。
复述法。对知识理解之后,是容易记了,但并不等于全记住了。因此,还应当紧接着采取措施,巩固这时形成的记忆。复述法是巩固理解记忆的最好办法之一。这种方法就是,合上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要记忆的知识说一遍。注意,一定要说出声来。最好是由一位同学看着课本,你大声说给他听。经过自己的嘴,再有意识地说过一遍的内容,记得是很清晰的。
(2)数字特征记忆法
在我们学习的课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全靠机械式的记忆。比如:年代、常数、字母、元素符号、化学式、地名等。
(3)归类网络记忆法
把学习的内容按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按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有的分类可以连续不断地分下去,形成网络。由于分出的类目或分出的网络,代表了一大类需要记忆的内容。我们只要记住了类目或网络,遇到某一类目下的具体内容时,即可由类目和网络推得。
(4)改错记忆法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教训是深刻的。”就是说错误所造成的记忆是印象深刻的,有的甚至终生难忘。错误本身并不值得记忆,但是由于产生了错误,反而对正确的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作业或考试中出现了错误,一定要找出原因,引以为戒,以加深记忆。现在,在语文、外语、数学等学科的考试中都有了改错题,就是企图运用改错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8.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其中又以书面表达能力更为重要。每个想成才的中学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你要想将来有所建树,必须在中学时期就努力提高你的表达能力。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表达要求思路清晰,语句具有条理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思维敏捷,来自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讲话的时候思维就会越活跃,越敏捷,因为各种知识会使你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毫无思维阻塞的感觉。思路清晰,来自于对所要讲的事物的熟悉。其次,掌握的词汇量大,书写起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的词语,也不会出现由于选不到适当的词语而出现科学漏洞。
 
六、克服考试的畏惧心理,科学备考努力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
  
考试,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的一种方法。由于目前在评定学习成绩和确定升学上都是将考试的分数作为重要依据,所以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都十分关心考试。
  考试,它不但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注重对考生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除此之外,考试本身也是对考生的心理健康、应变能力、承受能力的一种测试。针对应考能力在这里重点介绍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把“考期如何加强自我控制”放在最前面讲,希望对消除同学们因考试产生的不适应心理有所帮助。
 
1、考期如何加强自我控制
  
考试期间,考生的心理状态变化迅速而且复杂,稍不注意,会导致“一时失误,后悔莫及”,因此注意自己心理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是考试成功的重要一环。
  (1)考前焦虑:许多同学,在考试的前几天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情绪,书看不下去,玩又没心思,拿起语文,想起物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考前焦虑”。
  考前焦虑是影响考试成绩的第一个原因,危害很大。它不仅影响这一次考试成绩,而且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抑制学生的学习创造性,破坏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学习效率,从根本上损害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前焦虑部分是由惧怕失败的心理造成的,特别是如果平时不注意心理卫生的锻炼,不够开朗,还会由惧怕一次失败进而到惧怕整个前途的失败;也有一部分是由自卑心理产生的。在潜意识中,认为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考好,因为自己在客观和主观上有很多欠缺无法克服,比如,不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如学习轻松的同学等等。由于有自卑心理,兴奋点往往集中在“如果考不好,会让别人看不起”上,思想压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包袱;也有的同学产生考前焦虑是因为精神容易紧张。有这种心理的同学,晚上六点钟看电影,下午四点钟就什么事也干不下去,俗话叫“收不住心了”。
消除考前焦虑最重要的一条是树立自信心,自信“自己不那么容易失败”,“我不比别人差多少,同样的人,他行,我也行!”“即使下一分钟考试,这一分钟我依旧泰然自若。”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建立自信心只能依靠自己,在这件事上,别人是不能代替自己的。
(2)反馈干扰:反馈干扰指的是考试期间容易发生的心理反应。一门课考完之后,许多同学喜欢对答案。这种反馈对考生的情绪影响极大。有的考生会因考试出现错误产生自责心理造成情绪低落,影响下一科目的考试。这种情况下,就要克制急于知道成绩如何的心理,坚决回避反馈。任勇同学的看法是:“因为考试需要自信,总要相信自己的头脑。每科考试之后,我从来不与别的同学谈论。我在物理的考试中,不小心丢了10分,出考场后很是恼火。但我很快平静下来了,因为下午还有英语考试,第二天还有化学考试。当时,我一直缄口不言,以免影响自己的情绪。最后,我终于不再想这件事情了。”
  (3)考场干扰: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考场气氛严肃,空气紧张,对考生心理有明显的干扰。许多考生只要一坐进考场,甚至他坐的就是他平时上课的座位,他也会心跳加快,难以平静,影响考试。这种时候需要考生进行自我控制,把考场想像成自习室;试卷一发下来赶紧读卷,一般第一眼看到的试题是自己会做的题,就容易较快地平静下来;如果看到的第一题还一时看不出解法,那么只瞟一眼就赶紧看下一道题,从会做的题开始,用一点的胜利,稳定心理带动全面的胜利。
  (4)家庭干扰:许多中学生的家长对考场心理问题不注意,有的也不了解考场心理的影响,往往比较多的从考试分数着眼。上次分数不高的,则要求这次非考好不可;上次分数高的,则要求这一次可不能落下,落下来太丢人等等。作为家长固然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的,但是这会给考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特别是当“反馈干扰”出现时,这种干扰就会使考生一蹶不振,全线崩溃。
  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制造这种干扰,但是当这种干扰出现的时候,考生应当能够进行自我控制,不要理会那些说法,而按原定计划继续应考。为了预防考试期间这类干扰的出现,考生可在平时向家长说明这些道理。
  (5)自我干扰:考试中遇到难题会挫伤考生积极性;读卷时感到难题较多会增加考生心理负担;考场中有人交卷出场也会增加考生的紧张心情……所有这些情绪,在考场中随时都可能产生、滋长。这些由于考生自我意识而产生的干扰也可影响考试。这时候考生应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采取措施,跳过难题,自我安慰(“ 你难别人也难,不用紧张”;“你交卷,我不慌,时间还足着呢”),就可以排除这些干扰。
 
2、搞好考前复习
 
  考前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能协调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语文、英语、政治、数学、物理、化学……门门要考、门门要看,可时间就那么多,一时不免手忙脚乱。应对的办法是根据时间的多少和自己各门功课的好坏,安排一个复习计划。
  复习时各人的方法不同。但是,这时再从头到尾地按部就班地复习,时间不允许了。每次考试前,考前复习不应该先看课本和参考书,而是写一份考试课程的提要,根据自己的回忆,把重要的概念、公式、难点、学习心得、解题技巧一一写出来,按学科本身的体系排列。如果自己可以把这门课的每一部分都能回忆出来写清楚,就会感到考试有把握。然后,把写提要时发现的弱点,提出来看看,重点复习;或者针对这些弱点找来一些习题,量要大,题要难,自我训练一下。这样的考前复习花的时间不多,效果往往比较好。
 
3、掌握考试方法
 
  首先,要冷静沉着地读卷,一丝不苟地把全部考试试题看一遍,正确理解题意。如果发现有不明确或不理解的试题,应立即举手请教老师,让老师讲清楚。然后,从整体上看一看,全卷共有几种类型的题,如:概念问答题、计算题、判断正误题、选择题、论述题等,每一题可给多少分,这样以便分配考试时间,占分数多的试题可考虑先做。
  试题并不要按给定的顺序解答,因此可以从最容易做的题目做起,这样可以增强信心,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完全反映到试卷上。如果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一般三五分钟还不知从何入手,这时就要放下这道题,先做后面的题。等其他题做完了,有时间再回头做这一题。碰到难题如果不跳过去,就不仅耗费了有限的考试时间,还可能弄得后面会做的题也没时间去做,而且会挫伤自信心,增加紧张心理,出现思路阻塞,以至使本来会做的题也一时不会做。
  最后,只要时间许可,一定要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检查时不应用原来的解法,而应当用别的解法来检查;或者把答案代入试题进行验算。不过,检查中发现错误后一定要反复推论,确认是错了,才在试卷上修改原先的做法和答案。因为,第一次做时,往往比较准确,错误率较小。有时候,有的同学在检查时反而改错了,其原因就在这里。
  如果考试时间已到,还有试题没有做完,可尽可能地把简约解法和答案写上。
  此外,答卷字迹清晰整齐、卷面干净整洁也是十分重要的。字迹潦草不可辨认,卷面乱七八糟,阅卷老师也无法给你判卷评分。
  有人谈考试的体会时总结说:“首先,审题是很重要的。”“如果审题错了,就会把题目做错,即使后来检查出来了,也已经浪费了第一次做题的时间。在做题时,我力求做一题,验算一题,一有错立即改正过来。”“当我做到其中有一定难度的题,我就跳过了这道题,继续往下做,一直做到最后一题。我让脑子清醒一下,然后再反过来做跳过了的这道题。由于脑子清醒,我很快就把这一题做出来了。接下去,我把每道题再仔细检查了两遍,这时,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只得匆匆忙忙地做完附加题……”
  总之,在考试进行过程中,要从容不迫、沉着冷静,主动而有效地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应考状态,就可以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 3  结束语
 
敬爱的同学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梦想,要积极地把握住自己的机遇,我们古代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屈原说的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做事要有自己的目标和原则,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定要自己靠自己,要充分适时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我们的前程,应该全靠自己把握!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竭尽全力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未来的成功之门,如若错过了机会,必然会遗恨终生!让我们去克服自己的各种缺点,诚实正意、勤奋刻苦、踏实学习、奋勇拼搏,给生命一份坚实的承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喂艰难困苦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章
       ①  杰出中学生的14种能力
②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③中学生学习方法系列谈
④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⑤  信心专心细心恒心--高考成功的保证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